南宁,给年轻朋友的印象是她的现代与繁华,充满了活力与朝气,可与对于老南宁人来说,这座城市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南宁,这座现代与历史相交融的古城,深藏的许许多多不为现代人所知的秘密,下面就与小编一起去探索专属于老南宁的城市记忆……
电报局旧址的大门上长满了枝蔓和鲜花
明德街,位于南宁市中心的江北大道上,修建于清朝前。这里曾经热闹非凡,整条街都是青瓦青砖的楼房。但是随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喧嚣早已不再,老建筑大多已被拆除,如今还剩余一两座别致的小楼湮没在高楼大厦之中,成为摄影爱好者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旭园庭院的结构较为对称
沿着邕江宾馆前行百米,就是明德街的一头,两栋法式风格的小楼便呈现眼前。一处名为旭园,一处为邕宁电报局的旧址。两栋百年建筑物孤零零地矗立于老街之中,在繁华的都市中略显格格不入。
黄旭初曾居住于此
作为旭园的邻居,邕宁电报局旧址更有复古文艺气息:一套五进四井的庭院,黄色的外墙、红色的木门、苍天的古榕,非常典型的法式风格的建筑,将中西结合演绎得恰到好处,兼具南宁传统民居建筑风格。
安静的电报局旧址
邕宁电报局虽然没有旭园的石拱门,但却有一堵十分文艺的墙。在靠街的一面斑驳土墙上,挂着一块写着“百年电信”、“1884”的木质立体标牌,如果不仔细观察,路过电报局旧址的时候还以为这是一家文艺书屋,或是小资格调的咖啡厅呢!
重新粉饰过的纪念馆外墙
邓颖超纪念馆位于南宁市民族大道和朝阳路交叉路口处,虽处市中心,却显得非常低调。纪念馆里的陈列,不仅回顾了一段历史人物波澜壮阔的生平,更再现了老南宁的社会景象。因此,邓颖超纪念馆不仅是南宁人缅怀邓颖超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二之选,也是许多老南宁追忆者最爱去的地方。
古朴简单的家具用品
整个纪念馆共三层,屋内布局对称,大厅左右各为展厅。展厅由序厅、南宁女儿、求知任教、革命征程、建设时期、相濡以沫和走进永远7个部分组成。
邓颖超学生时代的照片
怀着崇敬的心情跨进纪念馆大门,走进展厅,便被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打动。一楼的主题是“南宁女儿”,是关于邓颖超儿时家中摆设的陈列。展厅中,邓颖超曾用过的木质梳妆台、木桌、床铺等,都安静的摆放在那里,简单而随意,似乎主人只是出门办事未归……
邓颖超曾经在这里生活办公
年轻的情侣们还喜欢逛“相濡以沫”展厅,这里展出了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忠贞爱情,以及他们献身革命的崇高情谊,有着历史书中所没有的小温暖。在这里,记录了两个人爱情的酸甜苦辣,玻璃后的每一件信物,似乎都在宣告这段爱情的永恒。
经过岁月洗礼的粤东会馆
粤东会馆位于南宁市壮志路22号,是民国初年南宁最雄伟的会馆建筑。如今,粤东会馆这座历经了上百年风雨的古建筑已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和妥善的管理,成为南宁古建筑中的一座老地标建筑。
会馆随处能看到精美雕刻
粤东会馆始建于乾隆年间,作为商会及同乡聚会活动场所。因为当时旅居南宁的广东商人集资兴建,所以建筑所用的材料极为讲究,多从广东直接运来,施工也十分严格,也多亏了他们当初不辞辛苦的千挑万选,才得以在南宁古建筑史上刻下珍贵的一笔。
建筑整体看起来庄重严谨
粤东会馆整个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局,以前、中、后三大堂为主轴,两侧对称地配以厢房和走廊,在两侧厢房与中间主堂之间,隔有一条一米多宽的小巷,一般称为“火巷”,总体看起来像个“日”字。中国古建筑群中轴线布局的运用是中国传统平面布局的集中表现,一踏入会馆,会给人一种严谨、理性、庄重、和规则的建筑风格特征。
惟妙惟肖的雕刻讲述着一段历史
粤东会馆门前会看见有一些老阿姨在“刮眉”,如果逛完粤东会馆还有时间,不妨也体验一把老手艺,毕竟这也是伴随着粤东会馆保留下的一项活历史,她们又何尝不是在进行艺术雕刻呢?
新会书院默默地坐落在这条不宽的老街上
新会书院坐落于市中心解放路,是南宁目前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会馆,具有轻巧秀丽的岭南风格,是保留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建筑。书院曾是清代广东商人的会馆,如今,她以清茶、邕剧招待远乡近里的客人,传承着古邕州南宁的文化血脉,散发着古朴清馨的人文气息……
附近学校的小学生放学后在书院门口玩耍
作为老街,解放路满眼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骑楼,新会书院坐落其中,丝毫不唐突。纵使经过岁月洗礼,这座古老建筑至今仍色彩艳丽,木梁雕花栩栩如生,像在诉说着以往的故事。书院大门外的对联深有诗意:“新霑雨露,会际风云”。
书院已成为戏剧爱好者们的天堂
推开厚重的朱红色铁木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三进两廊的大规模建筑。殿与殿之间以天井分隔,天井两侧设有廊,平整的墙面下部由长达四米多的花岗条石堆砌,上面则是青砖清水墙,处处体现着当时岭南建筑的艺术特色,庄重、古雅。
精美的戏剧用品展示
穿过小天井,挑起门帘,进去大殿里上头是个戏台,下面是七八张八仙桌……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成为了南宁邕剧团的演出场所,邕剧、粤剧等具有两广地域特点的戏曲常在这里上演。除此之外,还有独具南宁特色的相声小品、广西民族歌舞等节目,无不透露出浓浓的两广文化气息,成为了南宁人的传统文化聚集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科技代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4746.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