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回顾
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数学):+、-、*、/、%、 ++、--
赋值运算符:=、+=、-=、*=、/=、%=
举例:M *= 2 展开后 M=M*2
字符串连接符:+、 +=
比较运算符:>、<、>=、<=、==、!=、===、!==
比较的结果只有两个:true和false
=:赋值运算符,将右边的运算结果赋给左边的变量
==:是比较运算符,是比较两个操作数的值(不含类型)是否相等;
===:是比较去处符,同时比较两个操作数的类型和值,是否一致;
逻辑运算符:&&、|| 、!
&&:逻辑与,如果两个表达式的值同时为true,则结果为true;反之,为false
10 < X <20 程序中: a>10 && a<20
||:逻辑或,如果两个表达式的值,有一个为true,则结果为true;反之,为false
X>20 或 X<10 程序中:a>20 || a<10
三元运算符:条件表达式 ? 为true时执行 : 为false时执行
如果“条件表达式”的结果为true,将执行“为true时的代码”,否则,执行“为false时的代码”
实例:求a=10和b=20的最大值
写程序的步骤:
- 声明变量
- 变量初始化:也就是给变量赋一个初始值
- 字符串变量a=“”
- 数值型变量a=0
- 业务逻辑
- 输出结果
如果程序没有结果输出的原因:
(1)可能没有使用输出命令:document.write()、window.alert()
(2)JS程序有错误,可以使用Firebug进行查看
自动数据类型转换
(1)其它类型转成布尔型
A = 10; // true
A = 0; //false
A = “”; //false
A = undefined; //false
A = null; //false
A= “abc”; //true
(2)其它类型转成数值
A = true; // 1
A = false; // 0
A = “abc”; // NaN
A = undefined; // NaN
A = null; // 0
(3)其它类型转成字符型
A = true; // “true”
A = undefined; // “undefined”
A = null; // “null”
强制数据类型转换
Number():将其它类型强制转成数值,如果转不成,则返回NaN
Boolean():将其它类型强制转成布尔型
String():将其它类型强制转成字符串
A = “120px”; Number(A) = NaN
例如:对一个图片的宽度(width:300px)增加100px
width = “300px”;
width = parseInt(width); //从字符串中提取整数
width = width + 100 + “px”; // 300 + 100 + “px” = 400 +”px” = “400px”
从字符串中提取数值:parseInt()和 parseFloat()
parseInt(str):从str字符串中,从左到右提取整数数值(0-9、.、-);如果遇到非数值型数据,则停止提取;
如果第一个字符为非数值型,则直接返回NaN
parseInt(“120px”) = 120
parseInt(“a120”) = NaN
parseFloat(str):从str字符串,从左到右提取浮点数,如果遇到非数值型数据,则停止提取;
如果第一个字符为非数值型,则直接返回NaN
parseFloat(“.34px”) = 0.34
parseFloat(“120.45px”) = 120.45 //提取浮点数
parseInt(“120.45px”) = 120 //提取整数
流程控制:程序根据条件,来选择执行哪个代码
if语句结构一
if(条件表达式){
执行代码;
}
结构二:
if(条件表达式){
条件为true时执行;
}else
{
条件为false时执行;
}
结构三:多条件
if(条件1){
代码1;
}else if(条件2){
代码2;
}else if(条件3){
代码3
}else{
默认执行的代码;
如果上面条件都不满足时,执行该代码;
}
二、switch语句
switch(条件表达式){
case 值1:
代码1;
break;
case 值2:
代码2;
break;
case 值3:
代码3;
break;
default:
默认代码;
}
结构说明:
首先计算“条件表达式”,条件表达必须要有一个固定值,这个值不是true和false;
拿这个值去与每一个case的值进行比对,如果符合某一个,则执行该case中的代码;
每一个case后必须要有一个break语句,结束该switch的运行,转到结束大括号}之后运行其它程序;
如果没有指定break,则程序会把每一个case语句执行个遍;
Default是默认执行的代码,如果上面所有的case都不满足条件,则执行default语句。
三、while循环:如果条件满足,就反复的执行循环体中的代码
格式:
while(条件表达式){
执行的代码;
}
结构说明:
- 在循环前要定义变量,并初始化;举例: var i = 1;
- 在循环体{}中,要对变量进行更新;举例: i++或i—
- 如果条件为true,则执行循环体;条件为false,退出循环体
- 如果一开始条件就为false,循环体代码一次都不会执行;
实例:九九乘法表
第一步:先输出九行一列的表格
第二步:输出九行九列的表格
第三步:输出梯形表格
第四步:输出内容
do while循环
do while循环是while的一种变体。
结构语法:
do{
循环体代码;
}while(条件表达式)
结构说明:
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
do while循环体代码至少执行一次;
在do while前要对变量初始化;
在do while循环体中,要对变量进行递增或递减(变量要更新);
举例说明:输出1-10之间的数
var a = 1; //变量初始化
do{
document.write( a + “ ”);
a++; // 一定设定变量自增,否则会造成“死循环”
}while(a<=10)
for循环
语法结构:
for(变量初始化 ; 条件表达式 ; 变量更新)
{
循环执行的代码;
}
结构说明:
For循环的第一步,也就是对变量进行初始化,变量初始化只在程序开始时,执行一次;
For循环的第二步,执行条件表达式,如果为true,则执行循环体,否则,退出循环体;
For循环的第三步,条件表达式为true时,执行循环体代码;
For循环的第四步,执行“变量更新”;
举例说明:输出1-100间所有的数
for(var i=1;i<=100;i++)
{
document.write( i + “ ”);
}
for(var i=100;i>=1;i--)
{
document.write( i + “”);
}
数组
一、数组的概念
数组是一组数据有序排列的集合。数组是复合的数据类型。数组中至少有一个值,可以是多个值。
数组是存储多个值的容器。
举例:var arr = [10,20,30,40,50,true,“北京”]
数组元素: 数组中的每一个值就叫一个“数组元素”。
数组下标:数组中每个元素都对应一个“整数下标”,下标是“非负整数”;
数组下标从0开始编号,第一个元素的下标是0,第二个数组元素的下标是1,第三个数组元素的下标是2……
比如:0、1、2、3、……
访问数组元素:用数组变量名称结合[],[]中是数组元素所在下标,这种方法来访问。
比如:
arr[0]=100 //给下标为0的数组元素赋一个新值
arr[6]=“广州” //给下标为6的数组元素赋一个新值
document.write(arr[6]); //输出下标为6的数组元素的值
数组的长度:就是数组中所有元素的总个数
获取数组的长度:通过数组对象的length属性来获取
var len = arr.length; //将获取到的数组的总长度赋给一个变量
数组的最大下标:总长度(个数)-1
二、创建数组元素(定义数组变量)
(1)使用new关键字结合Array()数组构造函数来创建,不带参数
格式:var arr = new Array();
举例:
var arr = new Array(); //声明一个数组的变量
arr[0] = 10; //给变量arr赋值
arr[1] = 20; //给变量arr赋值
arr[2] = 30; //给变量arr赋值
注意:使用document.write()和window.alert()输出数组时,会将数组元素连成一个字符串,打印出来
(2)使用new关键字结合Array()数组构造函数来创建,可以带整数参数
格式:var arr = new Array(3)
说明:创建一个具有3个元素的数组,换句话说,数组的长度为3
举例:
var arr = new Array(3);
arr[0] = 10;
arr[1] = 20;
arr[2] = 30;
arr[4] = 40;
arr[5] = 50;
arr[99] = 99;
//数组的长度,总是最大下标+1,不管中间的元素是不是存在
document.write(arr.length);
(3)使用new关键字结合Array()数组构造函数来创建,参数可以是数组元素列表
格式:var arr = new Array(10,20,30,40,50);
举例:
Var arr = new Array(10,20,30,40);
Arr[4] = 50; //增加了一个新元素
(4)使用[ ]方法直接创建
格式:var arr = [10,20,30,40,true];
举例:
var arr = [10,20,30];
arr[3] = 40; //增加一个元素
三、数组对象
一个数组对应一个数组对象。数组对象的一个重要属性是length,统计数组的长度。
语法格式:arr.length
说明:arr.length相当于arr的最大下标加1
四、删除数组元素
使用delete运算符来删除数组元素或对象的一个属性。
格式:delete arr[0]
注意:只是删除这个元素的值,而所占的空间或下标并没有删除,换句话说:也就是最大下标没有改变,数组的长度也没有改变。
五、数组嵌套
JS中没有多维数组,只有一维数组,但可以实现数组嵌套数组,也就是说:数组元素还是一个数组。
(1)使用new和Array()来创建二维数组
var arr = new Array();
arr[0] = 0;
arr[1] = new Array(100,200,300);
arr[2] = 20;
arr[1][0] = “广州”; //将第二层数组中下标为0的元素的值改为“广州”
delete arr[1][2]; //删除第二层数组中下标为2的元素
document.write( arr[1][1] ); //输出第二层数组中下标为1的元素的值
访问多维数组元素:arr[0][0],先访问第一层数组元素(下标为0),再访问第二层数组元素(下标为0)
(2)使用[ ]来创建二维数组
Var arr = [
[1,“张三”,“男”,3000],
[2,“李四”,“女”,4000],
[3,“王五”,“男”,5000]
];
//将第二层数组中的“张三”修改成“张三丰”
arr[0][1] = “张三丰”
//求三个人的工资总和
Var sum = arr[0][3]+arr[1][3]+arr[2][3]
//给“王五”增加一个“奖金”的数据
arr[2][arr[2].length] = 500;
arr[2].length是指第二层数组中“王五”所在的数组的长度
注意:length只能统计每一层数组的长度,而不能同时统计多维数组的总度。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arr = [
["周更生","男",30,true,"大专",5000,500,,"山东省"],
["刘晓庆","女",26,false,"研究生",8000,1500,"北京科技大学","山西省"],
["习近平","男",38,true,"大专",1000,250,"清华大学","陕西省"],
["李克强","女",34,true,"高中",11000,30,"河北大学","江苏省"]
];
var str = "<table width=500 border=1 align=center>";
//循环表格行
for(var i=0;i<arr.length;i++)
{
str += "<tr>";
//循环单元格
for(var j=0;j<arr[i].length;j++)
{
str += "<td>"+ arr[i][j] +"</td>";
}
str += "</tr>";
}
str += "</table>";
document.write(str);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科技代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whello.com/434.html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951076433@qq.com联系删除